[论文分享]A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Methods Of Indoor Light Environment For Occupant Comfort And Well-Being

📃 基本信息

[论文标题] 《面向居住者舒适度与健康的室内光环境评价方法研究》
[期刊信息] Journal of Green Building (2023) | 作者: Ki Rim Kim, Kyung Sun Lee, Jaewook Lee

📌 一句话概括

该研究通过文献综述与分析提出了一套综合性室内光环境评价方法框架,旨在促进建筑使用者的舒适度与健康。

📚 深度总结

本研究针对室内光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与分析。研究首先通过VOSviewer文本挖掘工具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关键词分析,确定了”光照”、”健康”和”环境”三个核心研究方向。论文在引言部分强调了新冠疫情后人们对室内环境质量的关注增加,以及自然采光对人体生理节律、睡眠和健康的重要影响。

在研究方法部分,作者采用了三步骤方法:首先进行文献挖掘分析以确定研究趋势;其次分析每个关键词的详细评价项目及其定量/定性测量方法;最后综合这些分析建立室内光环境评价清单。研究综合分析了各种光环境量化评价指标,包括采光因子(DF)、采光自主性(DA)、有效采光照度(UDI)、均匀度比、空间采光自主性(sDA)、年日照暴露(ASE)、眩光指标以及非视觉效应的黑视素照度等。

研究还系统比较了LEED、BREEAM、CASBEE、DGNB、G-SEED、WELL和LBC七种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中的光环境评价指标,发现多数认证体系主要关注照度、眩光控制及人工照明,但对日光的非视觉效应关注不足(仅WELL纳入了黑视素照度测量)。在健康评价方面,研究整理了与睡眠质量、一般健康状况、心理健康及工作表现相关的多种问卷工具,为定性评价提供了方法支持。

最终,研究提出了一个包含六个阶段的室内光环境评价框架:概念化、光环境识别、问卷调查、环境分析、比较与结论。该框架整合了定量测量与定性评价方法,考虑了不同空间类型的光照需求及使用者行为模式,为评估室内光环境对居住者舒适度与健康的影响提供了全面的方法指导。研究结果可应用于改善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光环境考量,促进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建筑发展。

本速览仅作研究参考,不替代原文阅读。如需引用,请参考原论文。

🔍 要点追溯

  •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文本挖掘分析+认证体系比较分析
  • 适用范围: 各类建筑室内空间光环境评价
  • 使用工具: VOSviewer文本挖掘工具、光环境模拟软件、健康评估问卷
  • 数据来源: Web of Science和Scopus数据库中的1792篇相关研究文献
  • 参考标准: LEED、BREEAM、CASBEE、DGNB、G-SEED、WELL、LBC认证体系

🔗 原文获取

点击查看